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

賽德克‧巴萊(上) 太陽旗 影評

太陽旗的開場,我自己聯想出一句話:你是日本人?還是賽德克?法理的什麼人,能夠從血統與外表上辨識;而內涵上能夠從語言、信仰、文化區分。當不同的人處在相同的場域,下意識的總會開始作區隔、比較,當確定有所分別之後,個人本位的優越感,就會使族群之間產生歧視與對立。誰上位或是下位,就從當時的政治態勢來看。
很明顯地,日本是法理上的統治族群。

日本自1868年的明治維新後,在短短的數十年積極擺脫過去傳統的幕府文化,無論政治、經濟、文化制度都向拿著大炮要他們開港的美國效法。不下數十年的光陰,大和民族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具有文明的國家。他們在生活上學習了西方的風格,不過還是沒有拋棄自己的信仰系統,神道教掌握了他們的生老病死,天皇則有著與「神」同位格的意義。所以日本人都是天皇的子民 即便是征服海外領土時,也會想要傳達這個理念。

平地的漢人有著自己的中國儒家文化,雖然在片中他們是最先遭殃的。

那麼賽德--或者我們推及到整個原住民,就是野蠻乎?

「如果你的文明是要讓我們卑躬屈膝 那我就帶著你們的野蠻驕傲到底」

從一開頭的獵場片段,就說明了賽德克族也有自己的文明,而這個文明就是環繞著獵場開始的祖靈信仰。祖靈文化(Gaya)對眾多民族來說,那是神聖且不可侵犯的定理。也因為祖靈的關係,衍生出了許多信仰教條。也許很多人會認為,片裡的打獵橋段好像有點冗長且漫無目的。但原住民相信,祖靈是活在他們的獵場、保佑獵場的資源豐腴充足,就保佑他們能夠有生存下去的空間,關於打獵的教條與禁忌 不再多述。日本人認為「出草」根本不是有文明的民族所作的事,於是莫那魯道被迫交出他所出草過的人頭,更遭日本人無情的嘲諷。他羞憤的試圖抵抗,也無力回天,因為他所認為的信仰,在日本人眼中,只是野蠻罷。

日本人用他早已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,重新包裝了霧社 包裝整個賽德克,大批的日本人遷入,全面採取日文教育 一面要教化這些他們口中的「生蕃」。為了作好同化的樣板,花岡一郎、二郎等人就是活招牌。如果說日本人就堅持大和文化才是真正的文明。賽德克族人只是陽奉陰違,花岡一郎等模範蕃,其實也是樣版文化下的悲劇
。他們身受日本文化的洗禮,搖身成為混合文化的軸心。外表血統是賽德克,但語言文化是日本人。他們飽受原本族群的言語嘲諷,面對自己的兄弟 他們只能默默吞下這些委曲。就像花岡二郎問莫那魯道,難道不能再忍二十年嗎?也許到時就雲淡風輕,時間會證明他們也能成為大和文明的一份子。莫那回答也是對的:再忍二十年 就不是賽德克,族人們就會忘了自己到底是誰。

不過世界上總是沒有建立在「公平」基礎上的正義。花岡等人極力的日本化,血統上的差異,就成為他們被日本人瞧不起的原罪。就算花岡等人怎麼努力,也不會生出真正的日本人」。
日本人在政治態勢上取得絕對的權力後,就沒有公平兩個字。或許片中小島這個角色,也是魏導想要告訴觀眾:也有一視同仁的日本人。不過民族之間仇恨所挑起的糾紛,是全面且無排他性的殘酷戰役。這群賽德克少年們對小島母子等手無寸鐵的日本婦孺無情的掠殺。如此的安排,是再次凸顯根本沒有"公平"正義。
口中所說:就讓你們到祖靈面前:一同吟唱吧。血刃這些擁有高傲位階的日本人,我們是無法原諒他們的。
只有在彩虹橋另一端的祖靈們 才有寬恕的能力。


猶記被遏止已久的出草儀式,莫那魯道再一次的以實際行動。要這些沒出草過的賽德克青年,記住從中獲得"圖騰"認同的必需同時,所換來的代價,就是太陽旗在沾滿了自己大和民族的鮮血--然後緩緩的升起。